
残联办公室电话:0514-8826 6895
邮编:225800
泰戈尔曾经说过“世界以痛吻我,要我报之以歌”。在生活和工作中,我们难免遇到困难和磕绊。但是我们要感谢生活中的困难,让我们在历练中茁壮成长,在艰难中怀揣着无畏的勇气,创造出一个又一个奇迹。
我是来自宝应县残疾人康复中心的一名幼儿教师。2012年毕业于淮阴师范学院音乐表演专业。本可以在中学从事音乐教育工作,但是,机缘巧合,命运的安排,让我获得了更多的人生精彩!
2012年秋,第一次以幼儿教师的身份走进宝应县残疾人康复中心,从事障碍儿童的教育培智工作。刚刚走上工作岗位开始,有些忐忑和好奇,因为我对康复中心的孩子了解不多,能不能教育好孩子还是个未知数。我看到这些孩子那渴望的眼神:他们有的纯洁无暇却带着茫然空洞、有的天真烂漫却透着忧郁困惑、有的活泼爱动却感官迟钝、有的喜欢独处畏惧与人交往。看到了这些,一种责任感油然而生,那一刻我就下定决心,要竭尽所能帮助他们,帮他们走出残障的阴霾,走出困境。
与普通幼儿园不同,我们所面对的是一群折翼的小天使,这些儿童大多伴有言语障碍和智力障碍,所以在教学过程中,我们每天需要重复同样的教学内容和千篇一律的模仿动作,有时候,课堂上一句话可能要重复几百遍,甚至上千遍。晚上回到家邻居问我事情,因为白天在课堂上重复了太多遍,就会下意识的顺嘴答上去,简直答非所问,为此还闹过笑话。那时候我身边有一些闲言碎语,说我整天和一群“小傻子”、“小呆子”混在一起,简直是浪费一个女孩最宝贵的青春时光。我知道后非常的愤怒,上天虽然在某些方面给这些孩子按下了暂停键,但这些孩子,也有与正常孩子一样的求知欲望,他们在得到老师的鼓励和帮助后,依然会从内心里透出那份质朴无邪的烂漫天真,特殊儿童教育是份伟大的工作,至少在我看来奉献青春是非常值得的。
2013年的一个冬日清晨,一个孩子兴冲冲地跑到教室,一字一顿地对我说:“老师,我,给热水袋,冷!”一时间我心里感激、激动又震撼。特殊教育岗位的三尺讲台充满了太多的苦辣酸咸,但这8个字的小小关爱,瞬间冲垮我心中所有的烦躁、孤独、气馁和心酸。
直到今年初,我从事教育教学的5年。在这5年时光里,我也经历了从最初入职的好奇、新鲜到教学过程中各种不配合的艰辛和烦恼。而现在的我,面对这份被称为“太阳下最光辉的职业”时,更多的是感恩。5年的时间不长不短,但却足够让我找到人生的价值和自己存在的意义,而我也愿意用自己的一生去坚守这份职责。就是在这样的努力下,有的孩子开始主动与人交流、有的孩子露出心底笑容,还有的孩子开始主动与我亲近……孩子们的依恋让我的内心有一股力量悄然积蓄,瞬间花开、绿野盈盈!
有人说,每个人的人生都是最好的钢,勇于担当就是最重的锤,甘于奉献就是最热的火;从事特殊教育工作以来,我一直劝诫自己所有工作一定要做到“三心”,即爱心、耐心和恒心。从踏入康复中心的大门起,我就明白这不是份浪漫的工作,它可能会艰辛,也常常不被理解,会是独角戏式的自问自答,但必须要保持自己的热情,尤其是看见家长们期盼的目光和孩子们极度渴望表达清楚的神情时,你的热情将会给他们巨大的安慰与鼓舞。
在康复中心的成长路上,虽经历过艰难苦恼,但也得到了鲜花和掌声,凭借“三心原则”的积极感召,我克服种种困难,因材施教,我为6岁以下智障儿童开设综合主题教学课程,为7—14岁学生开设少儿音乐课程,教学效果显著,也得到了家长和残联领导的一致赞扬,此外,我还积极带领康复中心儿童开展各项文娱活动,在圣诞节中,我会扮成生动活泼的“米老鼠”和孩子们亲切互动。在第八届江苏省残疾人文艺汇演中,我和康复中心儿童表演的 《荷乡鼓情》节目荣获市一等奖和省二等奖的好成绩。2014年5月,我参加宝应县“环保杯”演讲比赛一等奖。同年9月我被县教育局授予“优秀教育工作者”荣誉称号。2016年11月,我的教育随笔《我心目中的优秀学生》荣获全国中青年教师论文大赛二等奖。
面对着这些荣誉,这些丰硕的成果,我深深知道“路漫漫其修远兮,吾将上下而求索”,自己需要做的还有很多很多...
在康复中心,我们也许没有桃李满天下的荣耀,但我们有着炽热如火般的热情。面对这份工作,不管是现在还是未来,都会一直坚守下去。孩子的成长离不开老师的陪伴,孩子,我会载着善良、载着坚韧,与你一路同行,与你一同牵手,一起飞翔....